2)第881章东北粘豆包【求月票】_美食从和面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己的两个妈都挺会做生意,倒是丈母娘,整天跟个长不大的丫头一样。

  咳,这么说长辈,貌似稍微有点不礼貌……

  胡大宝现在貌似过得也不错,身上穿着时髦的衣服,腰上还挂着一把吉利的车钥匙。

  虽然车不贵,但是相对于以前骑的那个电动车,真可以说是鸟枪换炮了。

  现在他生活有了奔头,整个人也变得自信和开朗了不少。

  “这就是我们的厨房,孙师傅,您可以做那什么粘豆包了。”

  厨房里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,正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刷抖音。

  见徐拙进来,他用一口流利的东北话问道:“就你要学我们东北的粘豆包是吧?那你可算是找对银了,我做得粘豆包,在我们十里八乡都是数得着的……”

  胡大宝哈哈一笑:“你别吹牛了,赶紧动手做吧,等会儿喊俩女工过来给你搭把手,中午饭可别出岔子啊。”

  粘豆包是东北很常见的一道美食,起源于满族,是粗粮细做的典范。

  在早些年的东北地区,每到入冬的时节,家家户户都会蒸粘豆包,蒸好的豆包晾凉后冻在院子的缸里,能吃一冬天。

  粘豆包的吃法有很多。

  一般都是热透了蘸着白糖吃,那又香又甜又黏的口感和味道,让多少东北人都魂牵梦萦。

  另外热透了的粘豆包拍成小圆饼用油煎着吃,口感香甜酥脆,跟蘸糖吃又有所不同。

  过去的小孩子们,大冬天的还愿意啃冻豆包,既锻炼牙口,也会有种吃冰棍的感觉。

  再复杂一点,还可以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吃,又增添了一种糊香豆味,算是另一版本的驴打滚。

  这厨师一边忙活,一边絮絮叨叨给徐拙讲着东北粘豆包。

  做粘豆包,最重要的就是发黄米面和做豆沙馅。

  黄米面徐拙接触过,做驴打滚就是这玩意儿。

  但是粘豆包用的黄米面,还得往里掺玉米面,玉米面越多,粘豆包的口感就越硬,黏度就越小。

  反之,黏度就大,口感也更软和。

  至于豆沙馅,则是用东北红豆加糖熬煮后做成豆沙,等晾凉后抓握成团。

  然后把发酵好的黄米面揉一下,分成一个个比豆沙馅大的面团,把豆沙馅包裹起来上锅蒸。

  蒸好后,就是东北地区人人爱吃的粘豆包了。

  孙师傅一边絮絮叨叨的给徐拙讲着粘豆包的历史,一边把他昨天发上的黄米面端了出来。

  面已经开好,随时都能蒸。

  豆沙馅昨天也已经煮好了,现在已经彻底凉透。

  孙师傅先把豆沙一个个握成团,然后开始准备揉发好的黄米面。

  发酵的黄米面粘性大,揉的时候为了防止粘连,孙师傅特意撒了点玉米面。

  揉好的黄米面擀成饼,在饼上放一颗红豆沙馅心,然后包起来揉成圆形,粘豆包就算是做好了。

  做好的粘豆包先放在一边备用,差不多够一笼屉的时候,孙师傅从冰箱里拿出几个冻玉米。

  剥开玉米的嫩绿的苞衣后垫在笼屉上,然后把粘豆包一个个放上去。

  徐拙看了一会儿之后,洗了洗手也下手做了起来。

  “哟,这就会了?我还没给你讲清楚呢。”

  徐挂逼淡然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chuwu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